粵劇發展基金

粵劇發展基金曾資助以下出版:

書籍 / 錄像光碟

獲資助者/團體 出版名稱及內容簡介
粵劇研究促進社(香港) 《文武生六十載——吳仟峰粵劇藝術專輯》 《文武生六十載——吳仟峰粵劇藝術專輯》
此書由戴淑茵博士和李少恩博士編著,匯智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透過口述歷史、文獻資料,以及經典劇目的表演及錄音,紀錄資深粵劇藝術家吳仟峰先生積累六十載的粵劇舞台經驗以及其為粵劇傳承作出的卓越貢獻。此書附送DVD錄像光碟,內有吳仟峰先生的親身示範和闡釋,以及他的首本名劇演出片段,展現他的非凡藝術造詣之餘,亦為粵劇傳統留下有意義的參照紀錄。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粵劇劇目初探1750-2022 -- 創意與局限》 《香港粵劇劇目初探1750-2022 —— 創意與局限》
此書由陳守仁教授編著,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本書敘述香港粵劇從1750年代至今的發展,分析及評論共82個具代表性的香港粵劇劇目。書中附有全彩經典劇照及各種宣傳圖,讓讀者了解十八世紀至當代的香港粵劇形勢,以及傳統至當代劇目的蛻變。
廖妙薇 《倩影紅船—九十風華譚倩紅從藝錄》 《倩影紅船—九十風華譚倩紅從藝錄》
此書由廖妙薇女士編著,懿津出版企劃公司出版。書中記錄粵劇名伶譚倩紅女士出道前後的經歷,以及她於粵劇與影視界從藝多年的心得,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這位資深藝人於八十年演藝生涯的心路歷程,並從中認識粵劇在香港及澳門的發展。
粵劇研究促進社(香港) 《尤聲普粵劇傳藝錄》 《尤聲普粵劇傳藝錄》
此書由戴淑茵博士和李少恩博士編著,匯智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透過訪問談話和口述歷史,記錄資深粵劇藝術家尤聲普先生過往具代表性的演出,包括《霸王別姬》、《李太白》、《佘太君掛帥》、《曹操.關羽.貂蟬》和《李廣王》,藉此呈現尤聲普先生精湛的藝術造詣。此書送附DVD光碟,內有尤聲普先生的親身示範和闡釋,以及他的首本名劇演出片段。
陳劍梅博士 《南派傳統粵劇藝術-經典粵劇古本《斬二王》》 《南派傳統粵劇藝術-經典粵劇古本《斬二王》》
此書由陳劍梅博士撰寫,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作者以古典粵劇《斬二王》的文本介紹粵劇南派藝術,幫助讀者增進對保存粵劇傳統文化的熱忱。此書亦記載作者與多位曾參演此劇的老倌、掌板和頭架的專訪,包括尤聲普、阮兆輝、羅家英、新劍郎、王超群、高潤權和高潤鴻。書中更收錄了《斬二王》全劇古本全本和此劇過去多年的公演照片。
長青劇團 白玉堂大審戲承傳系列 《白玉堂大審戲承傳系列》
此書連光碟由長青劇團出版,書籍載錄了白玉堂三齣大審戲的劇本、劇照,以及粵劇老倌講解大審戲的精萃,圖文並茂。光碟則收錄了劇團公演已故粵劇名伶白玉堂的三齣折子戲,包括〈肝腸塗太廟之審弟〉、〈三審玉堂春之大審〉及〈風火送慈雲之大鬧開封〉,以及粵劇老倌的專訪。劇團希望透過出版讓讀者進一步認識白玉堂前輩的藝術成就,以及讓新一代的粵劇藝人作研究和學習大審戲之用。
陳曉婷 無頭.神怪.紮腳─藝術旦后余麗珍 《無頭.神怪.紮腳─藝術旦后余麗珍》
此書由陳曉婷撰寫,文化工房出版。作者介紹了香港粤劇電影的發展及分析了藝術旦后余麗珍十七齣膾炙人口的粤劇戲曲片,以探討其中的「神怪」題材,及余氏所演繹的女性角色,讓讀者能更認識一代名伶的藝術特色。
香港粵劇學者協會 書譜絃歌─二十世紀上半葉粵劇音樂著述研究 《書譜絃歌─二十世紀上半葉粵劇音樂著述研究》
此書由陳守仁教授、李少恩博士、戴淑茵博士及何百基先生編著,香港粵劇學者協會出版。選錄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出版的粵劇音樂相關文獻,摘引部分重要原文及插圖以助說明。內容涵蓋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粵劇音樂著述概論、當時的粵劇音樂概念、記譜方式、樂器、曲目等,讓讀者對粵劇有更深入及全面的認識。
嶺南大學 《香港粵劇選:芳艷芬卷》 《香港粵劇選: 芳艷芬卷》
此劇本集由李小良博士編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收錄了「花旦王」芳艷芬女士5部具代表性的劇本和其英譯本,包括《程大嫂》、《萬世流芳張玉喬》、《梁祝恨史》、《六月雪》及《紅鸞喜》,適合粵劇界、觀眾以至學界閱讀。
戴淑茵博士 驚艷紅梅─粵劇《再世紅梅記》賞析 驚艷紅梅─粵劇《再世紅梅記》賞析
作者戴淑茵博士透過出版介紹粵劇《再世紅梅記》的創作背景、劇情、題材特色和音樂構成等資料,讓粵劇觀眾及學生對此劇有更全面及深入的認識。此書由匯智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春天戲曲發展 梁漢威先生藝術成就﹕藝術導賞《胡雪巖》及《貞觀盛事》光碟書刊套裝 (封面1)
梁漢威先生藝術成就﹕藝術導賞《胡雪巖》及《貞觀盛事》光碟書刊套裝 (封面2)
梁漢威先生藝術成就﹕藝術導賞《胡雪巖》及《貞觀盛事》光碟書刊套裝
此光碟書刊套裝由春天戲曲發展製作及出版,收錄了已故粵劇名伶梁漢威先生的作品《胡雪巖》及《貞觀盛事》。除演出錄像外,出版並附有導賞頻道,帶領讀者細味該兩劇的藝術精髓。另書刊附有梁漢威先生的生平、創作風格及各界的評價等資料。
廖妙薇 黃滔記譜古本精華 (封面)
黃滔記譜古本精華 (書背)
黃滔記譜古本精華
此書由廖妙薇女士編輯,懿津出版企劃公司出版。廖女士將資深粵劇音樂師博黃滔先生多年來彙集及抄錄的古本資料和曲譜重新編輯及整理,分載於粵曲梆黃專用腔及粵劇例戲與牌子兩部分,為後學留下珍貴的研究資料。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葉紹德粵劇劇本翻譯及出版計劃 葉紹德粵劇劇本翻譯及出版計劃
此書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收錄了已故粵劇編劇家葉紹德先生的作品,包括《辭郎州》、《朱弁回朝》、《十五貫》、《霸王別姬》及《李後主》的劇本原文及英譯本,另附劇本考證及賞析資料,為珍貴的參考文獻。
知沁製作發展有限公司 龍貫天之藝術成長傳奇《玄中緣》書刊及藝術導賞DVD光碟套裝 龍貫天之藝術成長傳奇《玄中緣》書刊及藝術導賞DVD光碟套裝
此書由知沁製作發展有限公司製作及出版,筆者徐蓉蓉女士記錄了粵劇演員龍貫天先生的演藝生涯、奮鬥經歷、演出心得及對粵劇承傳的見解。此外,書刊內附藝術導賞DVD光碟,載有《癡鳳狂龍》之〈拜堂〉、《枇杷山上英雄血》之〈困谷〉、《花蕊夫人》之〈劫後描容〉及《胡不歸》之〈慰妻〉共四齣折子戲。
黎以菁 《香港粵劇敘論》 《香港粵劇敘論》
此書由湛黎淑貞博士編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收錄了已故粵劇研究學者黎鍵先生就粵劇劇種歷史、粵劇戲班體制、粵劇藝術及香港粵劇發展所撰寫的文章共21篇,讓讀者對粵劇的源流發展有更深入及全面的認識。
香港八和會館 八和粵劇藝人口述歷史叢書(一)
八和粵劇藝人口述歷史叢書(二)
八和粵劇藝人口述歷史叢書(三)
《八和粵劇藝人口述歷史叢書》(一)、(二)及(三)
本叢書由香港八和會館編彙與出版,並由資深粵劇工作者李奇峰先生、羅家英先生、新劍郎先生、王超群女士、麥惠文先生、劉惠鳴女士、陳鴻進先生和陳咏儀女士擔任訪問者。三本書籍共訪問了三十位資深粵劇從業員。第一本介紹提場梁曉輝先生、演員黃君林先生、陳醒棠先生及何文煥先生、撃樂領導江成先生、衣雜箱人員胡九先生、音樂領導麥惠文先生、黃滔先生及梁權先生,以及粵劇龍虎武師兼武術指導梁少松先生。第二本介紹演員李香琴女士、任冰兒女士、譚倩紅女士、李婉湘女士及王四郎先生、演員兼導師何家耀先生、撃樂領導文全先生、燈光布景師黎照桓先生、服飾製作人員陳國源先生,以及班政人員黃祥先生。第三本介紹班政人員黃肇生先生、掌板兼拍和樂師葉樹坤先生、班政人員兼演員李奇峰先生、演員何柏光先生、吳仟峰先生、陳雪艷女士及李鳳聲女士、武術指導兼龍虎武師袁成就先生、燈光兼布景人員鄺炳全先生,以及衣箱人員黃國璋先生。三本書籍均記載了粵劇藝人和從業員的經歷與心得,讓讀者和新進粵劇工作者了解更多粵劇的歷史和發展。
吳岳清 新艷陽傳奇 《新艷陽傳奇》
此書由吳岳清先生撰寫,記錄了粵劇名伶芳艷芬女士的粵劇演藝事蹟,並探討她的戲班「新艷陽劇團」的發展及整理「新艷陽劇團」的劇目,讓讀者了解香港五十年代最受歡迎的「新艷陽劇團」的盛況。
李建雄 粵劇文武生梁漢威 如此人生如此戲台 《粵劇文武生梁漢威─如此戲台.如此人生》
此書由李建雄先生統籌出版,描述了粵劇老倌梁漢威先生的生平、對粵劇界所作出的貢獻,更有不少劇照和節錄了部分由梁先生所作的曲目,以及由梁先生和其他藝人合唱的曲目,讓讀者細味其聲色藝。
香港中文大學 粵劇六十年 《粵劇六十年》(重編)
此書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內容為著名粵劇演員陳非儂先生口述他的演藝生涯、教學心得、粵劇的歷史變遷及憶述他在粵劇界的所見所聞。此外,書中亦描述粵劇化妝、服裝、道具、例戲、傳統名劇、紅船歷史及常用術語等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