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委員會工作簡報 (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

第五屆委員會

第五屆委員會主席為鄒燦林先生,委員共26人。委員會成立的「場地專責小組」及「承傳及推廣專責小組」,繼續積極跟進推動粵劇發展的工作;「場地專責小組」的召集人是新劍郎先生,「承傳及推廣專責小組」的召集人是李小良博士。以下總結第五屆委員會的工作:

拓展粵劇場地

  1. 高山劇場新翼啟用

    場地小組一直跟進高山劇場新翼(高山新翼)的工程進度,就高山新翼的設計,包括演藝廳、排演室、排唱室、資源中心、茶室、禮品店、大堂的窗櫺和玻璃裝飾,以及入口的落地玻璃裝飾等,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提出了很多具建設性的建議。此外,場地小組就高山新翼主要設施的開放時間、運作模式,以及訂租安排,亦向康文署提供意見。高山新翼預計於2014年10月底啟用,為業界提供更多演出及排練場地。

    場地小組亦積極跟進高山劇場的配套設施的工程進度,委員並樂見高山道公園的殘疾人士斜道及行人自動梯於2013年上半年正式啟用,便利觀眾往返高山劇場。

  2.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的設計及運作模式

    委員會定期邀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出席會議,向委員介紹戲曲中心的發展理念及主要設施。委員於會議上就戲曲中心的設計、營運模式、宣傳推廣策略和發展方向等向管理局發表意見。戲曲中心的建築工程亦已於2013年9月展開,可望於2016年年底落成。

  3. 油麻地戲院第二期發展的有關事宜

    委員會一直支持盡快遷置上海街垃圾站及露宿者服務單位,以展開油麻地戲院第二期工程,並於2013年7月去信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促請該會盡快落實搬遷工作,以讓油麻地戲院第二期工程盡快展開。鑑於油麻地戲院的第二期發展尚未落實,委員會在2014年4月的會議上,建議康文署利用新翼的排練設施,為油麻地戲院場地伙伴訂立優先訂租措施,以解決場地伙伴在排練場地方面的急切需要。

  4. 粵劇優先及特別租場措施

    除發展新場地外,場地小組亦關注善用既有場地支援粵劇演出的事宜,並曾要求康文署報告實施粵劇演出優先租場政策及特別訂租措施的成效。為方便粵劇團體獲得康文署為粵劇界提供的優先及特別租場措施的資料,委員會於2014年初在委員會與粵劇發展基金(基金)的聯合網頁上載有關資訊,並每月更新資料,促進粵劇團體使用現有設施。

承傳與創新 教育與推廣

  1. 承傳粵劇藝術 加強社區推廣

    承傳小組曾就政府在粵劇保存、承傳及推廣方面的工作,以及向兒童及青少年推廣粵劇與康文署及教育局交流意見。小組並曾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中心)介紹其服務,以及與委員就資料保存工作交流意見。委員會更早於2012年下半年已在委員會與基金的聯合網頁,設立「承傳粵劇前輩藝術的工作」專頁,介紹基金、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及康文署在這方面已進行的工作,包括為本地粵劇名伶進行演出的錄像,及出版記載他們的藝術心得的書籍。

    委員會亦十分關注粵劇推廣的工作,尤其拓展年青和新觀眾,故此每年均邀請康文署向委員會報告「粵劇日」的活動情況。委員就「粵劇日」的節目安排及宣傳策略與康文署交流意見,並希望康文署繼續透過活動增進遊客及學生對粵劇的認識及興趣。

  2. 鼓勵粵劇創作 豐富演出劇目

    另外,承傳小組曾邀請八和粵劇學院、藝發局及康文署,向委員介紹他們在推動粵劇創作方面的工作。經與上述三個單位交流意見後,委員會提出以下進一步推動粵劇創作的方向:

    • 鼓勵推行劇本創作計劃或比賽;
    • 鼓勵重演較優質的新編劇目,以完善已創作的劇本和增加新劇的演出量;及
    • 鼓勵重新整理並搬演古老劇本,以培育新進編劇及豐富演出的劇目。
  3. 推動學校教育 開拓年輕觀眾

    在學校教育方面,委員會主席與承傳小組召集人曾於2013年下半年邀請數間大專院校代表參與交流會議,討論如何加強在校內的粵劇教育及推廣工作。委員會並於2014年上半年去函各大學校長,呼籲他們加強向學生推廣粵劇藝術,以及將粵劇教育納入學分課程內。有關信函並得到個別大學正面的回應。

    為促進粵劇教育工作,承傳小組亦曾邀請香港八和會館與委員分享其舉辦初中粵劇課程的經驗,以及香港演藝學院和教育局介紹高中粵劇應用學習課程,委員對於在學校推行粵劇教育工作與有關單位積極交流意見。